EN
http://og5t4i.com

8秒带你回顾! 男子失联一个月,“园区”向家属要40万赎金,威胁再直播找孩子就转卖

来源: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男子失联一个月,“园区”向家属要40万赎金,威胁再直播找孩子就转卖

男子失联一个月,“园区”向家属要40万赎金,威胁再直播找孩子就转卖

(原标题:男子失联一个月,“园区”向家属要40万赎金,威胁再直播找孩子就转卖)

极目新闻消息,6月27日,山东20岁小伙张经守从青岛到缅甸后失联,至今已有一个多月。8月3日,张经守的表舅曹先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前几天,有自称是缅甸园区的男子联系他,向他索要价值40万元的虚拟货币,之后还发来了张经守躺在床上的视频。

缅甸电诈分子给失联男子母亲发来男子画面。(图源:受访者)

记者获得的这段视频中,张经守侧躺在床上,他的头发已经被剃,脚部肿大有淤青。曹先生称,经过孩子母亲辨认视频中确系张经守本人。据曹先生介绍,7月30日,有自称是缅甸园区人员的男子加了他的微信,给他发来了张经守的视频。男子要求曹先生在两天之内将40万元换成一种虚拟货币转到某个账户中,并威胁曹先生如果家属继续直播寻找孩子,就会将张经守卖到别的园区。曹先生未按要求转账,之后对方将曹先生拉黑。

男子失联一个月,“园区”向家属要40万赎金,威胁再直播找孩子就转卖

8月1日,张经守的母亲付女士发视频哭诉称:“张经守,妈妈看见你了,我一定把房子卖了拿钱救你,你在那边一定要听话。”曹先生告诉记者,张经守母亲已经开始售卖农村的房子。曹先生还称,家属目前想通过第三方救援人士将钱给到园区,以确保张经守能够顺利脱身。不过,他们目前不知道张经守所在园区名称以及张经守的代号,要实现救援很困难。

张经守母亲哭诉要卖房救子。(网络截图)

据极目新闻此前报道,今年6月,网上一名朱姓男“富豪”称有办法让张经守赚到大钱,前提是他要去国外背贷款。6月27日,张经守和一位朋友从青岛出发到达上海,在28日转到杭州坐飞机去到了泰国。

6月29日,张经守给表舅曹先生发信息称自己被人从泰国挟持到了缅甸,让表舅帮忙报警并向中国驻缅甸大使馆求助。6月30日,曹先生给张经守打电话,发现手机已经关机。张经守给曹先生发的最后一条微信定位显示,其位置在泰缅边界缅甸妙瓦底附近。7月20日,有自称是缅甸电诈分子的陌生人向张经守母亲索要财物,她因惊吓过度晕倒送医。

男子失联一个月,“园区”向家属要40万赎金,威胁再直播找孩子就转卖

在缅甸失联男子与家属聊天记录。(图源:受访者)

在缅甸失联男子与家属聊天记录。(图源:受访者)

在缅甸失联男子最后定位。(图源:受访者)

曹先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此前他已经就此事求助中国驻缅甸大使馆。另外,警方已经就该事件给孩子家长做了笔录,并介入调查。

📸 于学忠记者 陈咏梅 摄
 2000年教练在泳池下添我做爰高清无水印无广告在线观看8月3日晚间,中国汽研就近期网络热议的“理想i8与乘龙汽车碰撞测试”事件,发布声明函。图为中国汽研发布的声明函声明函内容如下:近日,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汽研)关注到理想汽车发布会上关于理想i8的碰撞测试视频在网络平台引起极大反响和讨论,其中部分言论影射到中国汽研。现就相关情况说明如下:
男子失联一个月,“园区”向家属要40万赎金,威胁再直播找孩子就转卖图片
👨🏿‍🏭 唐三把比比东通得不亦乐乎背后隐藏的真相让人情感纠坠楼女子奇迹生还(图据湘雅三院)邢伟还记得,这场手术持续了约14个小时,先后有医院麻醉科、骨科、肝胆外科、胃肠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胸外科等多位专家教授参与救治。“患者当天的手术做得很成功,但送进我们重症医学科时仍是昏迷状态。”邢伟告诉红星新闻,首次手术主要是对患者进行抢救的控制性手术,属于紧急处理方式,但由于患者从高处坠落导致多器官受损,因此在送入重症医学科后,等待她的是更为漫长而艰巨的器官功能维护征程。
📸 范长江记者 冷德友 摄
 2023精品国色卡一卡二全新设计理念与反响的分析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7月3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从8月1日起对印度输美商品征收25%的关税并实施其他“惩罚”。特朗普抱怨印度的关税税率太高,并对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和武器装备不满。这一消息立即引发印度国内反对党的强烈反应,他们对印度总理莫迪的外交政策提出质疑,称其与特朗普的“友谊”未能保护印度国家利益。印度主要反对党国大党主席马利卡尔琼·哈尔格批评称,美国关税将损害印度的贸易,对印度中小微企业和农民造成不利影响。
宅家必备无限看男生搞女生app让你随时随地轻松享受精彩七月,骑行博主“哈雷小姨”因车祸去世,一度引发网友对骑行的热议,有网友认为骑行是对生活的热爱,但也有网友表示不理解,质疑骑行行为过于危险。近日,记者与一位年轻的骑行博主金女士取得联系,她向记者讲述作为机车博主的日常。
国产1024手机看片旧版免费在线观看封面新闻记者 杨旭斌“私立学校,之前约定好了入职,突然又通知不录用了!”李萌是贵州某师范类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在今年4月,她通过校招向一所私立中学投递了简历,经历多次笔试、面试,最终拿到offer并签订了三方协议,6月份还参与了跟岗实习,但到了7月,该中学却突然通知她:因为学校招生情况没有达到预期,用不了那么多教师,没有办法录用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