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本科录取通知书中的两处表述近日被指存在语句问题,引发网络关注。校方回应将研究改进。记者搜索发现,相关表述至少在近五年间未作调整,且其核心句式可追溯至三十年前。
网友晒出的2025年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 图源:网络
表述争议点
网友在帖中提出的第一处问题为录取通知书中的“我校决定录取你入xx学院(系)专业学习”。该网友认为,此句存在“句式杂糅”问题,“决定”“录取”“入”“学习”多个动词叠加,且“录取”不可接兼语结构,建议修改为“我校决定录取你为xx学院(系)专业学生”。
第二处争议语句为“请你准时于二〇二五年八月十八日凭本通知书到校报到”。网友指出其存在“语序不当”和“用词不当”:一是“准时”作为状语应置于谓语“到校报到”前,而非时间状语前;二是“准时”通常对应具体时间点,而“八月十八日”为一天时间范围,建议将“准时”改为“按时”,表述调整为“请你于二〇二五年八月十八日凭本通知书按时到校报到”。
8月6日,针对网友提出的建议,北京大学工作人员回应经视直播记者表示,感谢网友的关注,将及时向学校招生办公室反映相关情况,后续会研究如何进行改进。
表述溯源
记者搜索近五年网友晒出的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发现,引发争议的这两处表述文字基本一致,未做明显改动。
网友晒出的2021-2024年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 图源:网络
记者进一步搜索发现,一份1990年的北京大学博士后录取通知书(与本科录取通知书性质不同)表述为:“我校决定录取你为xx系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使用“录取为...”结构),并称呼为“xx同志”。
网友晒出的1990年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 图源:网络
而一份1995年的北京大学本科录取通知书显示,其表述已变为:“我校决定录取你入xx专业学习。”(与当前争议句式一致)。
网友晒出的1995年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 图源:网络
同时,“请你准时于x年x月x日凭本通知书到校报到”的表述,在1995年的通知书上即已出现,与当前格式相同。这表明引发争议的核心句式至少在本科通知书中已沿用近三十年。
专家观点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张三夕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两处表述并非严重语病,但存在不够简洁通顺的问题。他强调,公文类文本应注重简洁明了,避免读起来拗口,此次争议中的表述虽无大错,但确有改进空间。
潇湘晨报记者钟锦涵综合报道
藤森里穂 | 4Gamers小李等5个小伙伴在小区楼下玩耍,捡到白酒外包装盒后,乘电梯到30楼扔下。下楼后,碰到叶某航、李某豪、李某轩三个孩子的围堵,叶某航称“眼睛被掉下来的物品打伤了”,小李等5个伙伴都不承认。当小李的伙伴们都跑回家后,三人围住小李不让其回家。小李母亲来电时,小李情绪很激动地跟妈妈说自己是被冤枉的。在三人持续围堵、推搡、拉拽下,小李哭喊着说自己是冤枉的要跳楼,随后跑到16楼的连廊跳下身亡……91精品国产a一区二区分析其对年轻人生活方式的潜在假冒“中国科学院院士”的阮少平酷爱敬礼。一段长达7分多钟、曾在多个账号发布的视频显示,今年6月,阮少平到现场为某酒企“民族品牌出海行动发布会”站台。在向四座郑重地敬了一个军礼后,阮少平开始介绍这家酒企的历史,还就中医药与酒的结合做阐述。
2025-08-08 ↖
黄金色站app软件下载安装免费版(官方)最新IOS-安卓版-手机漠河越来越热了?过去,在漠河的北极村,人们几乎见不到空调。据漠河市人民政府官网介绍,在以北极村为核心的区域,得益于高纬度地理位置,夏季气候清新凉爽,平均气温只有19℃,民宿数量已达上百家。漠河地处黑龙江大兴安岭山脉北麓,是中国最北、气候最冷的边境城市。今年1月,漠河的最低气温是零下43℃,而6月26日至28日,最高气温在35℃~37℃之间。创意动漫美女把尿口扒开让男人桶网友热议这究评价诸葛亮“劳民误国”,称其北伐“徒有其名”……近日,一场预定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举办的《诸葛亮北伐的功与过》历史讲座“未讲先火”。主讲人、北大历史系教授辛德勇 的一些评价诸葛亮的观点在社交平台上掀起了一波讨论狂潮。6日中午,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记者从武侯祠博物馆获悉,原定今(6)日下午2时30分举行的讲座已从“延期”变为“取消”。
2025-08-08 ✌
黄金色站app软件下载安装免费版(官方)最新IOS-安卓版-手机来源:新闻晨报7月31日,账号“别难过”在社交平台晒出给“旺仔小乔”的律师函,律师函要求“旺仔小乔”全额返还充值打赏的80万元。该网友晒出聊天记录称,旺仔小乔通过频繁聊天虚构感情,答应提供的年度周边、签名、本人演唱会门票等,无一兑现。长门和小南拔萝卜长门,小南,萝卜“宗家三兄妹”(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为原告,娃哈哈现任董事长、宗庆后之女宗馥莉为被告的18亿美元争产纠纷,有了新进展。8月1日傍晚,香港高等法院的案件判决书出炉。宗庆后女儿宗馥莉(资料图)一时间,“宗馥莉首战输了”成为网络热搜词。真实情况到底如何?《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根据对此案的长期追踪观察,以及对43页香港高等法院判决书的详细分析,提炼出以下十个关键问题及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