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og5t4i.com

6秒大事件! 还留后手?美再加25%关税后,莫迪宣布9月访华,但不出席9.3阅兵

来源: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还留后手?美再加25%关税后,莫迪宣布9月访华,但不出席9.3阅兵

还留后手?美再加25%关税后,莫迪宣布9月访华,但不出席9.3阅兵

印度虽然一直在国际上自诩世界第三,但其风吹哪边往哪倒的墙头草做派一直惹人诟病。

在美西方对俄制裁石油进口这件事上,印度通过倒卖俄低价石油让美国如吃了苍蝇般难受。特朗普也以此为由向印度发出警告,要求印度停止同俄贸易。

事实上,自从特朗普发出“二级关税”的威胁后,莫迪的沉默让特朗普如坐针毡,其后更是在社交媒体大骂印度是“死亡经济体”,意图压迫印度低头。

但让人出乎意料的是,莫迪借着北方邦一次集会演讲,向美国侧面回应,印度不会终止与俄罗斯的贸易,这也让美印关系进一步恶化。

图为莫迪 资料图

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于当地时间8月6日,正式签署了对印行政令,宣布对印输美产品再加征25%关税。

此外,特朗普还表态,鉴于俄罗斯的行为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为应对俄乌冲突,美国对同俄有贸易行为的印度加征额外关税是必要的。

特朗普政府虽然说的冠冕堂皇,但本质上特朗普对莫迪“不听话”的 “惩罚”,想要让印度成为特朗普在关税战争中杀鸡儆猴的对象。

还留后手?美再加25%关税后,莫迪宣布9月访华,但不出席9.3阅兵

特朗普宣布对印输美产品再加征25%关税

事实上,这也不能怪莫迪,印度虽然是个典型的两头要好处的骑墙派,但只“谋财”,而无论是美国对印度提出的关税条件,还是要求作为能源消耗大国的印度停止进口俄低价石油,都直指印度根基,无异于“害命”。

面对美国“谋财害命”的行为,印度倒向中国倒也是情理之中。但印度长期靠着中美博弈两边要好处,这一性格使得印度在中美之间摇摆不定,凡对中美选择都留有后手,

据印度《印度时报》等媒体报道,莫迪将于本月底访华,行程从8月31日至9月1日,期间将出席在天津举行的上合组织峰会。这也是莫迪在18年青岛上合峰会后,时隔7年再次访华。

有意思的是,莫迪访华行程只到9月1日,也就是说并不会出席9.3抗战胜利80周阅兵仪式。

莫迪称不会出席9.3抗战胜利80周阅兵仪式

一般来说,想要拉近两国关系,最快的方式就是出席彼此重大活动。例如斯洛伐克总理罗菲佐,作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领导人,公开宣布参加中国9.3阅兵仪式。也是这种坚定的态度,中斯关系得以快速升温。

而放着中斯关系的答案不抄,莫迪在中印关系保持着相当的分寸。这很难让人不怀疑,莫迪访华是否只是应对特朗普的权宜之计。

还留后手?美再加25%关税后,莫迪宣布9月访华,但不出席9.3阅兵

实际上,“二级关税”制裁作为莫迪访华的源动力,印度站边中国不过是无奈之举。

美国挥舞关税大棒 网络图

中印关系在过去几年都如履薄冰,两国高层官员鲜有来往,即便是电话沟通也相当谨慎,一直保持着相当的距离。

这也不难理解作为美国在印太战略的支点,美国的“高级打手”,印度一直靠着这种身份在美国身上薅到不少羊毛。

同时,印度虽然一直自诩世界第三,但印度与中美之间显然还有着相当的差距。而莫迪作为民族主义上位的领导人,借着中印摩擦,在国内塑造中印对立关系,以此来巩固自身地位的同时,营造出能和中国扳扳手腕,印度已经是和中美平齐的强大国家了。

从这几点来看,站边中国显然不如作为美国“打手”能够两边捞更符合印度利益。更何况美国在印太战略上经营多年,为了关税这点利益就放弃过年的印太战略基本盘显然不划算。

印度很可能是想将访华作为对美国在关税问题的施压手段,以此争取美国对印度的关税减免优待。

印度一贯的墙头草风格,很难让人相信印度会将中印关系置于美印关系之上,一直紧盯眼前利益的印度,想成为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恐怕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

📸 杨勇记者 陈思莲 摄
申鹤ちゃんの球棒的起源神之键的秘密(原标题:最后通牒?"如何呢?又能怎?")文 观察者网 熊超然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对俄制裁的“最后通牒期”从50天缩短为10天,这一最后期限即将于本周五(8月8日)到期。当地时间8月5日,路透社援引接近克里姆林宫的消息人士独家报道称,俄罗斯总统普京不太可能接受特朗普发出的最后通牒,并且其军事目标仍然是完全控制乌东四地。据称,普京之所以决心继续推进军事行动,是因为他相信俄罗斯正在取得胜利。此外,在历时三年半的俄乌冲突期间,俄罗斯已遭受多轮经济制裁,普京也怀疑美方新制裁是否真的还能产生太大的效果。
还留后手?美再加25%关税后,莫迪宣布9月访华,但不出席9.3阅兵图片
🚣🏼‍♂ 新疆稀少旱厕贴近拍照24岁驴友徒步贡嘎失联60天多有个龚女士向我们反映,说6月5号,自己例假刚结束就去学游泳,游完后,当天夜里就大出血,后来住院做手术。她认为这个事情要怪游泳馆没有尽到提醒义务,办卡时也没告知要例假结束后过几天才能游泳,要求赔偿损失。但游泳馆不同意,认为这不关他们的事。
📸 陈咏梅记者 李秉贵 摄
 强奷乱码中文字幕熟无30岁的文女士(化名)是贵州人,7月末通过网络招聘平台到浙江嘉兴一家物业相关的私企,做财务类的工作,正处于试用期。据文女士自述,她进入这家企业后,和公司上级的一名行政方面的女领导朱某在线上发生了口角,她原计划8月4日去公司提离职,当日还没等到她提离职,“我们领导也就是我的上司,从后面袭击我,给我狠狠地来了一巴掌。”
🐵 抖音风反差-一场引领潮流的视觉盛宴●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李 勇 ●韩 雯 裴 茗 甄 翔8月1日是美国设定的“对等关税”暂缓期结束的日期。在此前夕,美总统特朗普发布了一系列重磅消息:与韩国将签署全面、完整的贸易协议,将对其施加的税率从25%下调至15%;自8月1日起对自印度进口的商品征收25%关税;由于加拿大宣布支持巴勒斯坦建国,美加将难以达成协议……无论与美国贸易谈判的结果如何,相关国家的舆论都五味杂陈。比如韩国总统办公室政策室长金容范7月31日谈及汽车关税时说,韩方一直坚持的税率是12.5%,但美方表示“全部15%”,“此次协议某种程度上动摇了FTA(自由贸易协定)框架,这令人感到遗憾”。而作为最早与美国开始贸易谈判的国家之一,印度再次被特朗普批评“关税过高”,而且因为与俄罗斯的经济关系要受到“惩罚”。据美国CNBC网站7月31日报道梳理,在120天里,白宫已宣布与中国、英国、日本、欧盟、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越南、韩国等经济体在贸易问题上达成协议或取得重要成果。8月1日过后,美国发起的“关税战”又将步入一个怎样的阶段?
👨🏽‍🦼 壮志凌云2独行侠HD美版IMAX中字电影免费极速一过去的一周,一段1分30秒的“小车撞8吨卡车”碰撞测试破圈而出。随后,处在舆论漩涡中的理想汽车和中国汽研接连发声。但两份声明仍未正面解答此次碰撞测试中最具争议的两点:一是,乘龙卡车的驾驶舱为什么在碰撞中倒下,车头是否锁止?二是,配重至8吨的卡车为什么会被2.61吨的家用SUV撞至四轮腾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