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火车站明明支持USB接口,为什么每个孔都是坏的?用商家充电宝充电1小时收费6元,怎么就没有人管管?”8月4日,网友发视频反映说。
当日下午,长沙站回应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充电设备损坏非人为原因,会对租售充电宝情况进行核查。
长沙火车站免费充电孔被指每个都是坏的
网友质疑
“火车站免费充电孔被破坏,卖充电宝的充1小时收费6元”
这位疑似在湖南长沙站乘车的旅客在视频中质疑称:“长沙站卖充电宝的,充1小时收费6元。而车站免费的充电孔,竟然全部坏了!”
有网友表示,这不等于逼着大家花高价去租充电宝吗?“火车站充电宝是1小时6元至8元,远高于商店3元。”
现场视频显示,充电区USB接口红灯亮起。黄色的提示语提醒注意用电安全,“免费充电,支持USB接口充电,如遇插座故障,请拨打电话0731-82638682。”
充电区USB接口红灯亮起
8月4日上午,记者多次拨打这部长沙站对外公布的服务电话,一直处于占线状态,无法拨通。记者致电长沙站一位值班站长,其手机也处于“正在通话中”,截至记者发稿,也未回复记者采访短信。
长沙站回应
否认免费充电设备人为损坏,现已修复会加大巡视
4日下午,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联系上长沙火车站,工作人员表示,候车大厅USB接口充电设备已修复。
“上午我们已经派人去维修过了,可能是设备老化导致的。”工作人员表示会加大巡护频率,“现在充电的,我们是每隔2个小时会去巡视的,然后会上报给维修部门进行维修。”
网友拍摄的视频截图
工作人员否认充电设备损坏是租售充电宝的商贩所为,同时表示“没听说候车大厅有租售充电宝的现象,网友反映的情况我们这边再核查一下。”
12306回应
需要保障旅客的权益,会向上级和长沙站反馈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注意到,有乘客在红网投诉长沙站充电难。今年4月,有网友贴图发布充电攻略,称长沙站充电大改造,候车厅中区新增多处免费充电设施,有快充和无线充,劣质充电宝贩售点同步消失。
8月4日,记者联系中国铁路12306反映此事,工作人员答复称,候车大厅充电设施由车站负责,“需要保障旅客的权益,我会向上级、长沙火车站反馈。”
工作人员提供了长沙站的服务电话,记者询问为何无法拨通,工作人员解释称:“可能是因为拨打的人比较多。”并称会就此一并向长沙站反映。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李华 编辑 刘梦雨
男生和女生一起差差差的免费软件下载- 让你们的互动更加精...8月3日,演员赵露思在与经纪公司争议风波后开启直播。直播间人数迅速突破10万,她关闭了送礼功能,向粉丝表示不用担心。当天下午,“赵露思直播”相关词条引爆微博热搜榜。“赵露思直播”相关词条引爆微博热搜榜赵露思在直播中表示,自己的父母一会过来,比较担心自己,“目前是崩溃后的平静,自己还想挺开的。主要是要和大家说清,不然就变成自己一个人发疯。”百度导航hd下载_百度导航hd官网版下载_175手游网(原标题:特朗普最生气的一天)美国总统特朗普8月第一天,感觉是特朗普2.0以来,最生气的一天。两个戏剧性事件。第一件,美国国内。就业数据很糟糕,市场大吃一惊,股市随即暴跌,特朗普一怒之下,就炒掉了发布报告的美国劳工统计局局长。
2025-08-05 🤹🏽♂️
黑料网”的神秘面纱-网络黑色产业链的背后故事8月3日晚间,中国汽研就近期网络热议的“理想i8与乘龙汽车碰撞测试”事件,发布声明函。图为中国汽研发布的声明函声明函内容如下:近日,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汽研)关注到理想汽车发布会上关于理想i8的碰撞测试视频在网络平台引起极大反响和讨论,其中部分言论影射到中国汽研。现就相关情况说明如下:十大曝光胸片引发热议点击查看全程善兴网络汉城市学院大三学生杜均浩(图源 受访者社交账号)封面新闻记者 张奕丹去年7月,因合租室友的电动车锂电池发生燃爆,武汉城市学院大三学生杜均浩全身90%烧伤,一度被下达病危通知书。事发约一年后,2025年8月1日,封面新闻记者从杜均浩的父亲杜保兵处获悉,他们对室友李某某、电动车租赁商、房东、二房东、三房东等多方提起的民事诉讼,于当天下午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一审开庭。此次他们提出了约300万元的民事索赔,“主要是(要求被告承担)已经产生的医疗费”。法院未当庭宣判。
2025-08-05 %
黑料网”的神秘面纱-网络黑色产业链的背后故事极目新闻记者 邓波 杜光然近日,浙江杭州一家“假装上班无限公司”因媒体报道走红网络,公司场地面积400多平方米,设有工位、会议室、接待室和直播间等。图为创始人陈先生(受访者供图)8月4日,极目新闻记者联系到这家假装上班公司的创始人陈先生,其表示,实体化公司并非叫做假装上班公司,而是玩了一个梗。其来源是他的一个朋友的孩子找不到工作,很迷茫也不敢去面试,于是找到他“假装面试”,后来又表示想试试“假装上班”,于是就有了他的“假装上班无限公司”。微观世界-纳米科技改变未来生活的奇妙旅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管悦 史安琪“我按照发票上写的售后电话打过去,怎么会招来骗子呢?”近日,济南市民曾女士向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反映,自己按照购机时工作人员在发票上所写的“官方售后电话”联系维修空调时,竟遇到了“李鬼”售后,不仅没有修好,还被骗走900元维修费。联系格力品牌官方热线,却被告知此号码为“黑点”,不受监管。“正规渠道”为何变“消费陷阱”?格力是否有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