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og5t4i.com

6图说明! 印度“最隐秘伤疤”要被揭开了

来源: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印度“最隐秘伤疤”要被揭开了

印度“最隐秘伤疤”要被揭开了

学者认为,除了短期选举前景,进行种姓普查的决定必然会对印度政治和社会产生结构性影响。(图源:印度“连线”新闻网站)

全文共3150字,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

前段时间,印度内政部宣布了一件大事:印度要在2027年3月前完成新一轮全国人口普查,并同步进行种姓普查。

要知道,印度上一次成功进行种姓普查,还是在1931年的英属印度统治时期,当时英国殖民统治者收集了印度社会4000多个种姓。

一直以来,种姓普查都是印度社会的“敏感点”,不少种姓群体因为种姓问题掀起社会运动,甚至在普查员到来时“闭门谢客”。

因此,此次种姓普查的消息一出,印度国内又掀起激烈的争论:统计种姓究竟是提升弱势群体的地位,还是进一步加剧社会分裂?

博观工作室出品

文丨环球时报记者 苑基荣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白元 尹雅雯

博观工作室将通过三个问题,和大家一起了解印度“最隐秘伤疤”背后的真相:种姓普查为什么是印度社会的“痛点”?为什么时隔百余年,印度政府要重启全国性种姓普查?种姓普查又会对印度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1

“不可说的秘密”

近百年来,种姓数据一直是印度社会“不可说的秘密”。

1881年至1931年英国殖民统治期间,种姓普查是印度人口普查的常规内容。独立后,为避免社会分裂加剧,印度政府于1951年叫停种姓普查。

到1961年,印政府允许各邦基于自己的调查编制表列种姓,但不能进行全国性种姓普查。

而在2011年,国民大会党时期的辛格政府努力收集了种姓数据,但调查结果从未得到充分公布。

要回答为何印度要重启种姓普查,首先得弄清楚,种姓制度的起源及其演化过程。

《环球时报》前驻印度特派记者苑基荣在其《印度复兴:自负与自缚的巨人》一书中,对种姓制度有详细阐述:

一般认为,印度种姓制度起源于3000多年前。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500年,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河流域,结合自身宗教和当地文明形成种姓制度,严格划分印度教徒的等级和职业。

第一等级的婆罗门为祭司;第二等级的刹帝利为武士;第三等级的吠舍为平民;第四等级首陀罗为被征服的土著居民。

除了上述四大种姓阶层,还有被称为“贱民”或“表列种姓”的达利特,他们多从事如焚烧尸体、屠宰动物等最低贱的职业。

印度的种姓制度将人分为四个不同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有观点认为,种姓起源于出自印度教的创造之神梵天,最高等的种姓是婆罗门,源于梵天的头;第二等级是刹帝利,可能起源于梵天的双臂;第三等级是吠舍,来自梵天的大腿;第四等级是首陀罗,来自梵天的足部。此外,还有被称为“贱民”或“不可接触者”的达利特。(图源:英国广播公司)

数百年来,种姓制度支配着印度教宗教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职业世袭、内部通婚、等级森严、社会隔离是印度种姓制度的主要特征。

印度“最隐秘伤疤”要被揭开了

种姓体系赋予高种姓诸多特权,同时默许高种姓群体对低种姓的剥削和压制。

此外,自产生起,种姓制度的每个等级都分化成更小的集团,即亚种姓,目前已有上万个,统计难度极大。

印度1947年独立后,种姓歧视在宪法中被废除。

不过,印度教徒仍被分为“先进阶层”和“落后阶层”。

而“先进阶层”就是过去的高种姓,“落后阶层”包括表列种姓、表列部落以及“其他落后阶层”,也就是几十年来从未被正式统计过的几个低种姓和中种姓。

自上世纪50年代起,为提高“落后阶层”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印度法律规定了一项特留权制度,包括在受教育权、公职就业、基层选举席位、邦立法机构选举席位、联邦院和人民院选举席位上,为弱势种姓保留一定比例名额。

原本种姓特留权只是一个过渡性条款,原本执行一段时间便可寿终正寝。

然而,过去75年中这一制度不断被扩展适用范围,没有短期消失的迹象。

为实施《印度宪法》,1951年印度政府为表列种姓、表列部落确立了共计17.5%的特留权,其中表列种姓拥有12.5%的特留权,表列部落拥有5%的特留权;到了1970年,根据人口比例相应,特留权的总比例被调整到22.5%。

印度首任总统拉金德拉·普拉萨德1951年参加人口普查。(图源:印度人口普查委员会)

上世纪80年代末后,印度经历了经济自由化和政治多元化,公职就业变得紧俏,身份政治变得活跃,种姓特留权因此成为提升选举票仓的有力抓手。

在22.5%的基础上,印度政府又给了“其他落后阶层”27%的种姓特留权,从而让总比例达到49.5%。在有些邦,种姓特留权甚至已经突破了50%。

一位留印多年的学者就告诉博观工作室,其认识的一位印度女学生说,她在参加某邦基层法官考试的时候,12个名额中只有4个不是为低种姓所保留的。

该学者认为,这足以看出种姓特留权的“激进”之处。

2

莫迪态度突然转变

尽管在是否进行种姓普查上存在长期分歧,但有意思的是,无论是目前执政的印度人民党(印人党)还是反对党印度国民大会党(国大党),都违背了其“初心”。

由尼赫鲁领导的国大党政府决定在1951年的人口普查不统计种姓。

如今国大党的领袖拉胡尔·甘地却称自己为呼吁全国性种姓普查的“最强音”。近年来,国大党还在一些邦推动地方种姓普查。

此前,印人党一直以“维护印度教统一”为由拒绝种姓普查,并斥责种姓普查的支持者为“分裂势力”。

在赢得2023年中央邦、恰蒂斯加尔邦和拉贾斯坦邦的邦议会选举后,印度总理莫迪还对国大党进行的地方种姓普查回应称:“有人试图在选举中借由种姓使国家分裂。于而言,印度只有4个种姓:妇女、青年、农民和穷人。”

莫迪领导的印度内阁政治事务委员会(CCPA) 今年4月底忽然为种姓普查开绿灯。(图源:印度《商业标准报》)

不过,在发表上述言论的2年后,莫迪政府对种姓普查的态度便发生了180度大转弯,并于今年6月4日宣布将启动新一轮全国人口暨种姓普查。

印度“最隐秘伤疤”要被揭开了

对于重启种姓普查的原因,印度信息和广播部长维什瑙回应称,由于部分邦已开展种姓普查,而另一部分邦尚未进行,这种不一致引发公众疑虑,破坏了社会和谐。

被称为莫迪“副手”的印内政部长沙阿则称这一决定为“历史性的举措”,表示这将“赋予所有‘落后阶层’经济和社会权利”。

莫迪政府为何在种姓普查上态度大转弯,有印媒认为此举是选举政治博弈的结果。

印人党传统上依赖高种姓与城市中产支持,但其核心选民基础仅占印度人口的15%。

2011年印度全国人口普查期间,一名工作人员在阿萨姆邦高哈蒂市郊区的一户家庭收集信息。(图源:美联社)

在2024年大选中,印人党在比哈尔邦等关键选区因忽视低种姓诉求而遭遇“滑铁卢”,在国会中失去简单多数席位。比哈尔邦的2023年地方普查显示,该邦弱势种姓占比高达63%。

同时,国大党经常打社会公平、弱势种姓赋权牌,如今印人党决定在比哈尔邦议会年底选举前宣布进行种姓普查,被批评者称为“充满政治权宜之计的气息”。

还有观点认为,印人党政府“策略性妥协”的背后,是印度教民族主义叙事难以掩盖的经济不平等:印度最富有的5%人口掌握60%财富,达利特人中仍有24%的人日均收入低于2美元。

3

打开“潘多拉魔盒”?

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钱峰认为,种姓普查是一把“双刃剑”。

钱峰表示,对目前的印度来说,一方面,种姓普查可能成为推动社会公平的催化剂,为社会福利政策和社会公正计划提供准确依据。另一方面,它也可能成为加剧分裂的导火索,很可能让各个群体为了争夺最大的“特留权”而造成新的社会动荡。

印媒也提到,种姓统计的复杂性远超想象,关于如何收集、分类和应用数据的细节尚未明确,预计种姓普查将对印度的治理、选举政治以及更广泛的对抗不平等的斗争产生重大影响。

达利特人曾多次在全国举行集会,抗议法律对边缘化群体缺乏保护。图为公众在新德里举行的达利特人集会上聆听演讲者的讲话。(图源:美联社)

印度现存4000余种亚种姓,且身份认定充满流动性:跨种姓通婚率不足5%,后代身份界定模糊。而城市化进程中,许多人通过迁移、教育或职业变更试图摆脱种姓标签。

比哈尔邦此前进行的种姓普查便凸显了其操作的困难程度——27万名普查员耗时一年才完成1.3亿人的数据收集,婆罗门群体中仍有17%拒绝申报种姓。

1990年,印度时任总理辛格便因照顾弱势种姓的“曼达尔方案”,引发全国性辩论和种姓间的冲突和混乱,最终导致其下台。

就在2024年5月,因印度东北部曼尼普尔邦梅泰族多次向政府要求“表列部落”地位遭到其他表列部落的反对,该邦发生大规模暴力冲突,造成至少54名平民死亡,数百人受伤,最终不得不靠军队强力介入才得以平息骚乱。

2024年5月,印度东北部曼尼普尔邦发生大规模暴力冲突。图为曼尼普尔邦民众跑过因抗议而被点燃的车辆。(图源:法新社)

印媒称,种姓普查的结果会引发哪些连锁反应尚不清楚,印人党如何应对普查后的争议和混乱将决定这一举措的成败。

钱峰则表示,普查数据可帮助政党识别新兴选民群体,如通过教育实现阶层跃升的“新中产种姓”,或城市化进程中地位边缘化的“旧高种姓”,从而制定差异化并更具吸引力的竞选策略,争取特定种姓群体的支持,巩固其政治地位。在印度当前政治语境下,种姓普查可能会将政治异化和党派纷争演变为“配额竞价”,成为政治操弄新的“选票杠杆”。

钱峰总结说,如何在实施种姓统计的过程中谨慎权衡各方利益,在数据与民主、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合理平衡点,是对莫迪政府的重大考验。否则,种姓普查可能从“社会公平的测量仪”异化为“国家撕裂的催化剂”,继续让种姓这一萦绕数千年的沉重话题在现代印度投下更长的阴影。

来源 | 博观工作室丨苑基荣 白元 尹雅雯

📸 冷德友记者 吕德榜 摄
练腹肌的app下载-练腹肌的软件-练腹肌软件排行来源:环球网【环球网报道 记者 闫珮云 索炎琦】据美国《新闻周刊》、比利时《陆军识别》网站等媒体当地时间7月31日报道,美国威斯康星州国民警卫队表示,美国正在使用中国防空导弹系统仿制品,作为其战斗机飞行员训练的一部分。针对美方展出所谓“红旗-16仿制品”,军事专家在接受环球网记者采访时解读称,该模型更多是一个“模拟训练器材”以作“对抗性”参照,但这款仿制品从外形上看连轮胎都是充气的,美方此举意在炒作。
印度“最隐秘伤疤”要被揭开了图片
中国熟老太HDtbe一个迷人的独特现象8月1日晚,乘龙卡车公众号发布《致乘龙卡友的一封信》,再次回应近期“理想i8撞重卡”视频风波。信中称:“近日,理想汽车在其产品发布会及网络传播中,使用涉及我公司乘龙旧车的碰撞测试视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经我公司技术核查及专业评估,该视频相关测试场景及设备与实际交通情况存在极大差异,我们倡导大家从科学角度理性看待。”
📸 赵德茂记者 刘乃超 摄
😄 啪啪动态图片动态瞬间捕捉来源:经视直播近日,下班后兼职送外卖在年轻人中悄然兴起,逐渐演变为一种集增收、健身、解压于一体的新型生活方式。武汉一对“90后”银行职员就在社交媒体分享了自己的送外卖心得,收获不少网友的关注。8月2日,经视直播记者联系上当事人张先生(化姓)。张先生介绍,自己与妻子李女士(化姓)此前想过各种兼职形式赚钱补贴家用,最后发现送外卖时间比较自由。今年4月,两个人就换班利用下班时间跑了起来。“我们是白天上班,晚上下班之后大概抽出3到4个小时去跑外卖,目标是跑满70块钱,差不多就收工。”张先生透露,两人跑外卖累计收入近2000元。他坦言,按预期两人每天跑70元一个月就能赚到2000元,但由于本职工作劳累,所以几个月下来也只赚了不到2000元。
草莓视频app下载_草莓视频无限观看版下载V【环球网报道】据美国“战区”网站当地时间7月31日报道,乌克兰军队近日通过无人机空投电动自行车,救出一名被困在俄军战线后方约一英里(约1.6公里)的乌克兰士兵。报道称,被救士兵呼号为“坦克手”,已独自一人在战火中待了大约5天,其所在部队将搭救过程拍摄了下来并将视频发布在视频网站优兔(YouTube)上。视频开头一名士兵在监视器前通过无人机观察“坦克手”的情况,并向他发出指令。
大乔的兔子好软水好多好直”最新章节-糖果儿与广西纪检监察网8月2日消息,广西公开通报2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其中包括: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未经科学论证,脱离县情实际上马“水秀”和“灯会”旅游项目。富川县委原书记陈华(资料图)通报称,2017年,时任富川县委书记陈华不顾富川县当时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实际情况,未经充分科学论证且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执意拍板决定在富川县福利镇神仙湖上马“水秀”和“灯会”旅游项目,并擅自决定先进场施工后补办招投标手续。2018年1月,“水秀”和“灯会”旅游项目完工并投入使用,总投资2230万余元。因前期投资风险评估不充分,半年后项目运营入不敷出,陆续停止运营。2019年9月,“灯会”项目因设施毁损严重被拆除,“水秀”项目停止运营闲置,致使国家利益受损,当地群众反映强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